手机气密性检测装置.pdf 13页VIP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115更新:2023-11-04 12:05:00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CN 213274735 U(45)授权公告日 2021.05.25(21)申请号 202022245286.3(22)申请日 2020.10.12(73)专利权人 江苏正德源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地址 224100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高新技术区新北路27号启航未来智能终端产业园12号楼(72)发明人 廖文明尹卫东杨斌(74)专利代理机构 盐城领晟致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0代理人 赵松杰(51)Int.Cl.G01M 3/26 (2006.01)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54)实用新型名称手机气密性检测装置(57)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手机气密性检测装置,包 括检测座,所述检测座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空腔, 所述检测座设置有气口,所述气口与所述检测空 腔连通,所述检测空腔设置有开口,所述检测座 固定连接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 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位于所述开口的两 侧,所述第一夹板面向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设置 有第一密封层,所述第二夹板面向所述第一夹板 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密封层,所述检测座设置第一 紧顶部和第二紧顶部。

    通过气泵将检测空腔内的 气体抽出,气压传感器获取检测空腔内的气压, 从而检测手机侧面的气密性,从而定位手机侧面 U 的漏气部位,便于对手机进行修复。5 3 7 4 7 2 3 1 2N C CN 213274735 U权利要求书1/2页1.一种手机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座,所述检测座的一侧设置有检测 空腔,所述检测座设置有气口,所述气口与所述检测空腔连通,所述检测空腔设置有开口, 所述检测座固定连接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位 于所述开口的两侧,所述第一夹板面向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层,所述第二 夹板面向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密封层,所述检测座设置第一紧顶部和第二紧顶 部,所述第一紧顶部和所述第二紧顶部均位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之间,所述第 一紧顶部和所述第二紧顶部位于所述开口的两侧,所述第一紧顶部背向所述检测座的一侧 设置有第三密封层,所述第二紧顶部背向所述检测座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密封层,所述检测 座固定连接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检测空腔内的气压,还包括气泵, 所述气泵通过所述气口将所述检测空腔内的空气抽出,所述气泵通过连接头与所述气口密 封连接,所述连接头包括中空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中空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 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 第一连接部外侧间隔设置有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止挡部在所述第二内腔中 滑动,所述第一止挡部位于所述第二内腔外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套接有密封圈和弹簧,所述 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内腔内,所述 弹簧位于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部之间,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止挡部固定 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气口内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用 于止挡所述第一止挡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腔包括第一开 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止挡部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止挡 部的距离,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 所述外螺纹与所述气泵螺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靠近所述 第二开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止挡部,所述第三止挡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直径, 所述第三止挡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气口的孔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部、所述第 二止挡部以及所述第三止挡部均设置为环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密封层背向所述 检测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凸起,所述第四密封层背向所述检测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密 封凸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层铺满所述 第一夹板面向所述第二夹板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密封层铺满所述第二夹板面向所述第一 夹板一侧的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层的厚度等 于所述第二密封层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密封层铺满所述 第一紧顶部背向所述检测座一侧的表面,所述第四密封层铺满所述第二紧顶部背向所述检 测座一侧的表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密封层的厚度等22 CN 213274735 U权利要求书2/2页 于所述第四密封层的厚度。33 CN 213274735 U说明书1/4页手机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手机领域,具体涉及手机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气密 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手机是人们日常使用的电子设备。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用户对手机的要求也越 来越高。现有的手机大多具备防水功能,这就对手机的气密性有一定的要求。在生产手机 时,有可能会遇到气密性差的手机,需要对气密性差的位置进行定位,以便对手机进行修 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定位手机漏气位置的手机气密 性检测装置。 [0004]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座,所述检测座的一侧设 置有检测空腔,所述检测座设置有气口,所述气口与所述检测空腔连通,所述检测空腔设置 有开口,所述检测座固定连接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 二夹板位于所述开口的两侧,所述第一夹板面向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层, 所述第二夹板面向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密封层,所述检测座设置第一紧顶部和 第二紧顶部,所述第一紧顶部和所述第二紧顶部均位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之 间,所述第一紧顶部和所述第二紧顶部位于所述开口的两侧,所述第一紧顶部背向所述检 测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密封层,所述第二紧顶部背向所述检测座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密封 层,所述检测座固定连接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检测空腔内的气压, 还包括气泵,所述气泵通过所述气口将所述检测空腔内的空气抽出,所述气泵通过连接头 与所述气口密封连接,所述连接头包括中空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中空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 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过所述第 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外侧间隔设置有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止挡部在 所述第二内腔中滑动,所述第一止挡部位于所述第二内腔外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套接有密 封圈和弹簧,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弹簧位于所述 第二内腔内,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部之间,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 述第二止挡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气口内设置 有挡块,所述挡块用于止挡所述第一止挡部。

    [0005]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检测座插在手机侧面,第一夹板和第 二夹板夹住手机,第一紧顶部和第二紧顶部顶住手机,使得手机的侧面构成检测空腔的侧 壁,通过气泵将检测空腔内的气体抽出,气压传感器获取检测空腔内的气压,从而检测手机 侧面的气密性,从而定位手机侧面的漏气部位,便于对手机进行修复。44 CN 213274735 U说明书2/4页 附图说明 [0006]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 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0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手机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手机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3为沿着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0010] 图4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1]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手机气密性检测装置的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6为沿着图5中B‑B线的剖视图; [0013]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手机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密封圈被挤压的结构示意 图; [0014]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手机气密性检测装置的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 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0016]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17] 请参考图1~8,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座10,检测座10的一 侧设置有检测空腔11,检测座10设置有气口13,气口13与检测空腔11连通,检测空腔11设置 有开口12,检测座10固定连接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板20和第二夹板30,第一夹板20和第二 夹板30位于开口12的两侧,第一夹板20面向第二夹板3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层21,第二 夹板30面向第一夹板2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密封层31,检测座10设置第一紧顶部40和第二紧 顶部50,第一紧顶部40和第二紧顶部50均位于第一夹板20和第二夹板30之间,第一紧顶部 40和第二紧顶部50位于开口12的两侧,第一紧顶部40背向检测座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密封 层41,第二紧顶部50背向检测座10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密封层51,检测座10固定连接有气压 传感器14,气压传感器14用于检测检测空腔11内的气压,还包括气泵,气泵通过气口13将检 测空腔11内的空气抽出,气泵通过连接头与气口13密封连接,连接头包括中空的第一连接 部60以及中空的第二连接部70,第一连接部60设置有第一内腔61,第二连接部70设置有第 二内腔71,第一连接部60穿过第二连接部70,第一连接部60外侧间隔设置有第一止挡部65 和第二止挡部66,第二止挡部66在第二内腔71中滑动,第一止挡部65位于第二内腔71外部, 第一连接部60套接有密封圈62和弹簧63,密封圈62位于第一止挡部65与第二连接部70之 间,弹簧63位于第二内腔71内,弹簧63位于第一止挡部65与第二止挡部66之间,弹簧63的一 端与第二止挡部66固定连接,弹簧6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70固定连接,气口13内设置有 挡块15,挡块15用于止挡第一止挡部65。

    [0018]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内腔用于供空气通过,在使用气泵进行吸气和吹 气的时候,气体会流经第一内腔。第二内腔用于供第二止挡部运动,并容纳弹簧。在使用连 接头时,将第一连接部远离第一止挡部的一端与气泵的吹嘴连接,将第一连接部靠近第一55 CN 213274735 U说明书3/4页 止挡部的一端插入到检测座的气口内,气口内设置挡块来止挡第一止挡部,按压第二连接 部,使得第二连接部靠近第一止挡部,第一止挡部和第二连接部挤压密封圈,使得密封圈变 形并堵住气口,达到密封气泵与检测座连接处的目的,保证了气泵与检测座连接的密封性, 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在第二连接部靠近第一止挡部的过程中,第二止挡部远离第二 连接部靠近第一止挡部的一端,弹簧被拉伸,并储存能量,在测试完毕后,松开第二连接部, 弹簧释放能量并收缩,带动第二连接部远离第一止挡部,此时第二连接部和第一止挡部不 再挤压密封圈,密封圈恢复原状,气泵和检测座不再密封连接,空气进入到检测容腔内,检 测容腔恢复正常气压,便于将连接头从气口取出。检测座设置有检测空腔,检测空腔设置有 开口,在使用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时,开口正对手机侧面,将手机部分侧面卡入第一夹板和第 二夹板之间,第一密封层与手机正面密封连接,第二密封层与手机背面密封连接,第一紧顶 部和第二紧顶部都紧顶住手机侧面,第三密封层和第四密封层均与手机侧面密封连接,使 得检测座与手机之间能够密封连接,使得检测空腔与手机侧面之间为密封连接,从而实现 检测手机侧面密封性的目的。

    在将检测座插在手机侧面,并确保二者为密封连接后,气泵工 作,将检测空腔内的气体抽出,检测空腔内形成负压,通过气压传感器能够获得检测空腔内 的气压,如果一段时间内,检测空腔内的气压不变化或者变化较小,则认为该部分手机侧面 气密性较好;如果一段时间内,检测空腔内的气压变化较大,则认为该部分手机侧面气密性 较差,需要对该部分手机侧面进行二次检测,确定气密性差的原因,并进行修复,从而保证 手机的气密性。第一密封层、第二密封层、第三密封层和第四密封层可以但不限于均为硅胶 层。检测座设置有气口,气口供气泵将检测空腔内的空气抽出之用。气泵与气口之间为密封 连接,避免气口处漏气。 [0019] 进一步的,第一内腔61包括第一开口67和第二开口68,第一开口67与第一止挡部 65的距离小于第二开口68与第一止挡部65的距离,第一连接部60位于第二开口68的一侧设 置有外螺纹64,第一连接部60通过外螺纹64与气泵螺接。 [0020]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气泵通过外螺纹与第一连接部密封并固定连接,气泵 通过第一内腔进行吸气和吹气,提高了气泵与第一连接部的连接可靠性。也便于对气泵和 第一连接部进行拆装,降低了操作难度。

    [0021] 进一步的,第二连接部70靠近第二开口68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止挡部72,第三止挡 部72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部70的直径,第三止挡部72的直径大于气口13的孔径。 [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可以按压第三止挡部来带动第二连接部运动,便于驱 动第二连接部,同时,第三止挡部也能够与检测座配合,在按压第三止挡部带动第二连接部 靠近第一止挡部时,检测座能够止挡第三止挡部,避免第二连接部与第一止挡部之间的间 隙过小,造成过度挤压密封圈,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0023] 进一步的,第三止挡部72设置为环形。 [0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三止挡部设置为环形,便于对第三止挡部进行加工 制造。 [0025] 进一步的,第一止挡部65设置为环形。 [0026]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止挡部设置为环形,便于对第一止挡部进行加工 制造,也便于第一止挡部与气口配合。 [0027] 进一步的,第二止挡部66设置为环形。66 CN 213274735 U说明书4/4页 [0028]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止挡部设置为环形,便于对第二止挡部进行加工 制造,也便于第二止挡部在第二空腔内滑动。

    [0029] 进一步的,第三密封层41背向检测座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凸起42。 [0030]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使用检测装置对手机侧面进行密封性检测时,检测 座插入手机,第三密封层紧顶手机侧面,此时,第一密封凸起卡入手机侧面的中框与后盖卡 接形成的缝隙中,从而减少中框与后盖卡接形成的缝隙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保证了的检测 结果的可靠性。第一密封凸起的横截面可以但不限于为三角形,保证第一密封凸起能够卡 入中框与后盖卡接形成的缝隙之内。 [0031] 进一步的,第四密封层51背向检测座1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密封凸起52。 [0032]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使用检测装置对手机侧面进行密封性检测时,检测 座插入手机,第四密封层紧顶手机侧面,此时,第二密封凸起卡入手机侧面的中框与后盖卡 接形成的缝隙中,从而减少中框与后盖卡接形成的缝隙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保证了的检测 结果的可靠性。第二密封凸起的横截面可以但不限于为三角形,保证第二密封凸起能够卡 入中框与后盖卡接形成的缝隙之内。 [0033] 进一步的,第一密封层21铺满第一夹板20面向第二夹板30一侧的表面。 [0034]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层铺满第一夹板面向第二夹板一侧的表面, 能够保证第一夹板与手机正面连接的密封性,从而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35] 进一步的,第二密封层31铺满第二夹板30面向第一夹板20一侧的表面。 [0036]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密封层铺满第二夹板面向第一夹板一侧的表面, 能够保证第二夹板与手机背面连接的密封性,从而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37] 进一步的,第一密封层21的厚度等于第二密封层31的厚度。 [0038]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层的厚度等于第二密封层的厚度,便于对第 一密封层和第二密封层进行加工,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第一密封层可以但不限于与第一 夹板通过粘接固定,第二密封层可以但不限于与第二夹板通过粘接固定。 [0039] 进一步的,第三密封层41铺满第一紧顶部40背向检测座10一侧的表面。 [0040]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三密封层铺满第一紧顶部背向检测座一侧的表面, 能够保证第一紧顶部与手机侧面连接的密封性,从而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41] 进一步的,第四密封层51铺满第二紧顶部50背向检测座10一侧的表面。 [0042]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四密封层铺满第二紧顶部背向检测座一侧的表面, 能够保证第一紧顶部与手机侧面连接的密封性,从而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43] 进一步的,第三密封层41的厚度等于第四密封层51的厚度。 [0044]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三密封层的厚度等于第四密封层的厚度,便于对第 三密封层和第四密封层进行加工,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第三密封层可以但不限于与第一 紧顶部通过粘接固定,第四密封层可以但不限于与第二紧顶部通过粘接固定。 [0045]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 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 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 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 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77 CN 213274735 U说明书附图1/6页图1图288 CN 213274735 U说明书附图2/6页图3图499 CN 213274735 U说明书附图3/6页图51010 CN 213274735 U说明书附图4/6页图61111 CN 213274735 U说明书附图5/6页图71212 CN 213274735 U说明书附图6/6页图81313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08-2024